2011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导报社
摘 要
本报告所分析的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40。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等8个子行业,见下表。本报告主要关注于除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外的6个子行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报告中,将该行业称为电子信息产业。
一、行业地位依然稳定
由于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出口依存度相对较高,金融危机使外需大幅下滑,对该行业的影响相
对较大,其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和2009年都有所下滑,2009年工业总产值增速为8.7%,近六年来的最低增速,但电子及通讯产品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仍达到了12.86%,收入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了10%,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比较稳定的。
二、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2009年1-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比第三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1%,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三、规模扩张速度放缓
从近几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看,电子信息产业的扩张速度较快,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分析具体的数据,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从业人员前几年都持续增长,去年小幅下降,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资产在2009年的增速有下滑,负债增长率提高,这主要是受到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产量止跌回升和表观消费量上升
从电子信息产业的产量看,自二季度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监测的27个电子信息产品中,实现正增长的产品面不断扩大,12月有20个产品产量实现正增长,是全年增长产品最多的月份。彩电、微型计算机、手机累计产量分别于4、5、9月扭转了下滑势头,集成电路于10月起开始出现月度正增长;累计到12月底,微型计算机、显示器、彩电、手机产量分别增长33.3%、7.2%、9.6%、10.7%,集成电路产量同比下降0.7%。
2011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2009年,我国电子及通讯产品行业的生产逐渐升温,移动通信手持机、彩色电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产量分别是61925万部、9899万台和18215万部,移动通信基站增速达到102.2%,增幅较大。打印机、集成电路的产量分别为3641万台和414亿块,增速分别为-13.6%和-0.7%。
2009年,微型计算机设备的累计销售量达到18231万台,同比增长26.96%,比2008年增长率提高了25.4个百分点。组合音响累计销售量达到9711万台,同比增长44.65%,比2008年增长率提高了23.8个百分点。彩色电视机和集成电路的表观消费量分别增长7.59%和1.59%。
五、产销率止跌回升
从微型电子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和组合音响的产销率看,近几年起伏较大,尤其是组合音响的产销率2005年达到近几年的高点101%,2006、2007、2008年的产销率不断下滑至93.3%。2006年—2008年这三种产品的产销率都有下降,在2009,又都止跌回升,产销率都高于100%,去2009年库存的减少相一致。
六、价格低位震荡调整
从价格变化趋势来看,2008年9月达到最高点99.23,之后除了2008年11月都直线下滑,2009年5月和6月为这一年多来的最低点94.8,进入7月价格反弹,10月又略有下降,整体处于低位震荡调整的态势。
七、出口额大幅减少
2009年,各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计算机类产品出口1683亿美元,同比下降12%;通信设备产品出口836.2亿美元,同比下降3.8%;家用电子电器产品出口759亿美元,同比下降8.9%。电子元件、电子材料等基础产品出口下滑较为明显,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23.3%和36.3%。
八、行业财务状况表现较差
2009年1-11月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整体运行受到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行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营运能力下降,发展速度减缓。从具体指标来看,2009年1-11月,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盈利能力略有提高;营运能力有所下降;偿债能力略有提升;发展能力指标表现较差,降至近几年的低点。
九、行业运行风险仍然存在
2010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仍然面临着部分不确定因素,风险仍然存在。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国内外经济波动的风险;市场供求风险;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风险;行业政策的风险;研发与技术进步风险;进出口政策风险;汇率风险;相关行业风险,区域风险等。从整体上看,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风险评级是中偏低,机会与风险并存,且机会大于风险,可选择性介入。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属于重点支持类行业,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开始进入成熟期,同时也是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的机遇期。通过支持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项目和企业,将会有良好的回报。
十、2010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信贷建议
在授信上,商业银行应秉持如下的授信原则:优化项目结构,增加一些重大研发项目和具有政策支持类项目的授信,减少产能过剩或技术水平较低的项目的授信;优化客户结构,重点关注营运效应较好的大型企业以及拥有核心技术的小型成长型企业,重点支持技术优势企业,退出行业中效益和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优化行业的客户区域结构,加大对电子行业重点发展地区及有国家政策支持地区的授信力度。